学术月系列活动—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郑彤彤博士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

发布者: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发布时间:2025-11-20动态浏览次数:10

11月18日下午,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,深化对旅游学科领域的前沿认知,推进研究生培养高质量发展,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在云衢楼904会议室开展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以“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与实践”为题,由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郑彤彤博士主讲,学院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与。郑彤彤博士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,为在场学生呈现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实用价值的学术分享。

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近代历史进程中,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不仅是一场文化自救运动,更是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郑彤彤博士系统梳理了1840-1950年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演进历程,揭示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从萌芽到成型,再到淬炼与延续的复杂轨迹,这一过程所蕴含的深刻文化政治逻辑。

在近代中国,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一场技术与制度的革新,更是一场在殖民危机下的文化政治觉醒。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,是一段交织着民族觉醒、制度构建与文化转型的复杂历程。从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,这一体系在内外危机中逐步成形,不仅重塑了国人对“遗产”的认知,也为当代保护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郑彤彤博士阐述,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,是一个在危机中觉醒、在建设中成型、在战火中淬炼的复杂历史过程。它不仅是技术制度的移植,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政治实践,其遗产至今仍在塑造着我们看待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方式。这也启示着我们: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民族身份与文化自信的根基。在保护与发展的张力中,寻找平衡点,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责任。在当今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,我们仍需反思如何推动社区参与、活态传承与整体保护,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。

【报告人简介】:

郑彤彤,男,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2018太阳集团网站古天乐教师,管理学博士,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。曾参与兵马俑、泾川佛教遗址、凉山先秦遗址的保护与发掘工程。

(图文/李晨 田家园  审核/柴亚林)